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浪潮下,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在医疗领域,医生们创新的热情也持续高涨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鼓励并支持医生创新,由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天普药业)和贝壳社主办,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担任战略合作伙伴,《中华外科杂志》领衔发布的“天贝杯”医生创新大赛于日前启动。
(上图为:“天贝杯”医生创新大赛发布会现场)
“天贝杯”医生创新大赛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产物,大赛准确把握医生创新所面临的缺乏启动资金和时间、缺少推广团队和商业经验的四大挑战,通过汇集医生创新方案或既有专利,联接企业创新导师、贝壳社医健产业孵化平台、国内外资本投资机构、天普药业推广体系的力量,帮助医生克服创新产业化中的困难,实现创新梦想。
为了助力医生创新,大赛设计了完善的参赛流程:首先收集临床医生的创新“金点子”或者临床“痛点”,由医疗导师团对征集到的项目进行初筛,确定入围项目。之后将入围项目进行创新配对,组建项目小组,进行创新孵化。孵化成功后将举办项目路演,由医疗专家、资本投资机构组成的导师团,评审出优胜项目。最后大赛主办方会寻找天使投资,在产品投入市场后更有天普药业的营销渠道支持。
对项目有兴趣的医生,首先需要确定“创新金点子”没有专利或正在申请专利,并且功能优于临床现有的功能,有愿意将自己的创意产业化。然后关注微信公众号“天贝医创新平台”,进行网上报名,最后将项目具体信息发送到邮箱。
“天贝杯”医生创新大赛医疗导师团“大咖”云集,这些医疗导师们不仅医学造诣深厚,而且极具创新精神。在大赛发布之际,导师们也畅谈医生创新。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、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秘书长张忠涛教授说:“医生创新的困难之一是创新产业化,因为医生临床工作繁重,没用时间和精力为创新项目寻找资本支持,也缺乏市场推广的专业知识和团队。‘天贝杯’医生创新大赛对医生面临的困难有精确洞察,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本投资机构、专业市场营销体系的力量,解决医生的后顾之忧,实现创新产业化,让医生能够分享创新成果,最终使得病人从创新中获益!”
谈及中外创新的差异,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、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秘书长张太平教授指出:“随着经济发展,我国医生的创新理念逐渐和国际接轨,创新技术也层出不穷。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,国内不少专利技术向产品转化的过程中,往往存在脱节现象。而在国外,创新性课题起步时即着眼于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,重视给患者带来切实利益。这是我国医生在创新实践中值得借鉴的一种意识。”
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、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学组组长董家鸿教授表示:“现在是医生创新的好时机,无论是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试点,还是‘互联网+医疗健康’的风生水起,都为医生创新提供了土壤。医生创新思维来自于临床,通过将临床积累的成功经验转化为产品和服务,可以让患者享受到更加精准、精益和精诚的医疗服务!”
个人拥有十多项发明专利,西安交通大学外科“梦工厂”创始人,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吕毅教授,从“政产学研经一体化”方面畅谈创新。对于医生如何做好创新,他分享道:“第一夯实临床基本功,通过熟读经典,不仅能够吸取精华,还能发现不足,不足中就孕育着创新机会。第二个学习新知识,掌握新技术、新材料的应用,和传统进行嫁接,在传承中创新。”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、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刘颖斌院长表示:“回顾医学发展的轨迹,大多数医学创新并不是实验室研究的产物,而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获得的灵感。希望在此次创新大赛中,能够看到年轻医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,拿出金点子,收获成功!”
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、上海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楼文晖教授谈及医生创新指出:“医生创新容易受到专利保护和产品产业化等方面的制约。‘天贝杯’搭建的创新孵化平台,保护医生创新项目权益的同时,帮助医生摆脱制约,提升了创新效率!”
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翰明先生表示:“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尿蛋白质生物制药企业,天普药业的职责是为中国医疗体系提供更优质的药品,我们始终关注并支持国家医药体制改革和医生职业发展。‘天贝杯’医生创新大赛一定能够帮助中国医生实现他们的创新梦想,提升中国患者的就诊体验!”
关于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
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,总部位于广州东部智慧城核心区,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,是全球最大的人尿蛋白质生物制药企业。天普药业成立20多年来,一直专注于危重症领域生物制药的销售、开发及生产。公司秉承“正直、诚信;激情、坚毅;承诺、高效;关心、参与;创新、学习;合作、沟通”的核心价值观,拥有国家二类新药(国内独家品种)天普洛安(注射用乌司他丁)、全球首创一类新药凯力康(注射用尤瑞克林),及肿瘤骨转移治疗领域一线用药邦罗力(伊班膦酸注射液)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