斥资2.7亿元建成的“文化长廊”,仅3年后,便被拆除,而拆迁补偿预算就达3亿元,而究其拆迁的原因,官方回应成“主要是政策调整。”在2013年,河口县政府按照云南省委、省政府有关要求,“文化长廊”将被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平台。(人民网6月20日)
这个被称为“边境明珠”的项目刚被提出时,就遭到了多名官员的力阻,尽管反对声不绝于耳,但这个项目还是在主要领导的力主下顺利通过了报备、审批。而这项目也确实显得特殊,“政府特批”的字样反复出现在开发商的营销和宣传中,当然,政府特批如同“黄袍加身”,自然特别而醒目。该项目建成后,也引发了群众的诸多不满,并没有实现预先设定的美好愿景,随后,上级部门对城市规划也提出了新要求,“文化长廊”不得不面临被拆迁的命运。
这样的项目如同“昙花一现”,留下了财政资金的巨额亏损漏洞,没有给群众带来半点实惠,唯一的价值似乎也就是给了干部又一个“反思的样本”。这样的短命工程并不少见,许多地方都冲着宏伟蓝图去的,结果还是创造出了一个不接地气,不切实际的空壳子。真应了那句话: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”。
当然,能够拍板建成这些天价工程还是各地方的主要领导,他们手中掌握着决定权就随意拍脑袋做决定,但大权在握,并不代表他就有了任性的资本,全凭主观臆断,随意下决定。殊不知,领导的任何一个决策,都关乎上亿元的财政资金价值,关乎数万群众的切身利益,必须要三思而后行,确保不出错,真正为群众带来实惠。
且不去追究这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目的性,仅凭领导不听取其他官员意见,未征求民意,以及在决策上的短浅目光,就已然成为了众矢之的。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群策群力,并不是独断独行,该主要领导在决策上不尊重民主,不考虑实际,自认权力说了算,这样的官僚主义作风出事是必然。
这样的短命工程并不能一拆了之,相关领导负有失察和失职的责任,若这样的“天价损失”只让领导自省,那这样的“决策失误”必然会越来越多,相关部门对于造成巨额损失的干部还是要严厉惩戒,才能让干部更好的履职,在决策是多一分考虑,多一分谨慎,避免随意瞎指挥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。
作者:陈央